阅读历史 |

第617章(1 / 2)

加入书签

本来这些仿佛老天爷赏赐的种子,已经够让老百姓们震惊了。

可最近宫中流传出了一个消息,说郑和不远万里从海外带回来的一个叫土豆的东西,一亩能产2000斤到3000斤,甚至土地肥沃,照料的好的话达到4000斤,5000斤都有可能。

当这个消息流传出来,很多人都是一脸茫然。

一亩产两三千斤粮食,这是神农爷亲自照顾的种子吧,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产量的粮食?

很多人都不信,觉得这是朝廷搞出了,那个叫什么杂交水稻的高产种植以后,就开始有点飘了,瞎忽悠老百姓了。

后来经过打听,知道这消息是从东宫太子妃口中传出来的。

据说是太子妃和太孙妃在商会里按照以往的习惯,定期跟各府夫人们开茶话会的时候,闲谈聊出来的。

当这个消息一被确认又被传开,御史台那边仿佛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上书,弹劾太子妃不符礼法,胡言乱语,辱了皇家名声。

如果这事放在以前,靠着太子的文官集团们,面对这种事情,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就不会去弹劾太子妃。

可自打牵羊礼之后,文官集团跟东宫的关系就有点微妙了。

本来所有人以为以朱胖胖的脾气,肯定会代替太子妃道歉一番。

结果没想到那天朝会的时候,朱胖胖直接把那帮御史们给骂了一顿。

用朱胖胖的话来说。

太子妃说这话有问题吗?这是我儿子促进海外贸易得来的种子,也有太孙的一份功劳,她身为母亲,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不行吗?

再说了,你们这些御史连查都不查,怎么就知道土豆不能亩产这么多?

这下满朝文武都傻了。

看太子爷这气呼呼的样子,难道传说中亩产两三千斤的粮食是真的?

还在处理新币事情的夏原吉,当时激动的眼珠子都红了,不顾在朝堂上,抱着因为生气要离开的朱胖胖大腿,嚎着让朱胖胖告诉他是不是真的。

最后朱胖胖被这老货缠的没办法,对外确认了这件事。

之所以他敢这么肯定,是因为东宫已经在几天前,偷偷的挖过一批土豆了。

根据郑和的计算,亩产至少在2500斤左右,所以他才有底气,骂这些御史言官。

至于他媳妇,把这个消息提前泄露出去的事情,朱胖胖也无奈。

用张氏的话来说。

没有我儿子一力主张出海,没有我儿子画的海图和指引图,哪来的这些种子?

郑和的功劳是大,那些为了种子死去的士兵,我也很敬佩。

为此我这个太子妃,甚至愿意每年清明祭祀的时候,给他们磕头烧纸,感谢他们给大明,给我的子孙带来的这一切。

可我儿子的功劳也不小啊,你儿子对这事儿一个字不谈,你这个当爹的也不好意思开口,我这个娘当娘的再不说话,这些功劳咱家一分都别想拿到。

老爷子脸皮那么厚,自己不帮忙宣传宣传张罗张罗,那老头子绝对会厚颜无耻的,把这个功劳全部吞下。

对于媳妇的心情,朱胖胖是能理解的。

这个让天下百姓,让后世子孙吃饱的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功劳。

这个功劳这个名声,对于一个帝王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功绩。

有了这个功劳,这个帝王哪怕一辈子碌碌无为,照样也会被后世百姓奉为圣君。

再说了,这个功劳对百姓又没有损失,郑和本人对此也是十分认可的。

如果没有朱瞻圭的简单地图和实物指引,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找到那个高产粮食的大陆。

就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到了地方,他们也不会认识这种高产粮食,更不会想着把他们带回大明种植的事情。

所以对于这件事,他们也觉得朱瞻圭的功劳是占大头,甚至郑和等人觉得单提名还是小的,应该把主要功劳都给朱瞻圭。

而且这件事不单单对朱瞻圭的名声有提升,对他这个当爹的意义也不小。

以后子孙提到这段历史,他这个当爹的肯定也会连带的提上一下。

这样一来,一个功劳爷孙父子三代都能享受到。

百姓们崇拜,出海的郑和等人也没什么意见,对自家有好处,这种事儿朱胖胖怎么会拒绝。

可他好不容易接受了这一切,想着以后死了也无憾了,也有脸面去见爷爷等人了。

可这帮御史们不干了,竟然说自己媳妇。

说自己媳妇。就是否认自己儿子的功劳,否认自己儿子的功劳,就是否认他这个当爹的,否认他这个当爹的就是否认他爹。

这哪能忍得了。

因此一向温和的朱胖胖,第1次在朝堂上发起了脾气。

“再等等吧,皇上最在意这些的,昨天还给我送来消息说他一定会赶回来。”

抬头看了看已经到中午的日头,朱胖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