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1 / 2)

加入书签

梅殷该死!

眼角余光里,人群最稠密的地方,两个黑塔一般的壮汉越众而出,欲要各拦住一匹奔马,然而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他们是赛哈智派来保护自己的,可千算万算,没算到对方会用这么一招:一切江湖好手都是白搭,人终究跑不过马。

若非演义里的猛将,现实中也没几个人能拉停奔马。

黄昏不对这两人抱希望。

电光石火间,黄昏抱着身畔的吴与弼就势往旁边一滚,希望能侥幸逃过被奔马直接撞击的命运,只要不死,一切就还有机会。

生死一瞬间,黄昏将吴与弼拱卫在怀。

这是本能。

然而还是逃不过被奔马正面撞中的下场,眼看黄昏和吴与弼都要被奔马撞飞而命丧当场时,谁也没料到忽然出现一柄长枪。

银枪!

闪耀着寒光的银枪挡在了奔马前蹄之前,稳如泰山。

奔马悲鸣。

双脚一曲,跪倒在地,狂冲之势不减,庞大的马躯和马上的骑士,泰山压顶直直落向黄昏和吴与弼,就算是这样,黄昏和吴与弼也是个死。

千钧一发之际,那柄银枪倏然横扫,毫不犹豫的一枪扫到黄昏背上,黄昏如受锤击,抱着吴与弼横飞出去的同时,猛然吐出一口鲜血。

落地之后又吐出两口鲜血,眼前的影响模糊中出现层层叠影,即将晕过去。

在晕过去之前,他看见了两个人。

一个是持枪的人,许吟。

心中微暖。

恐怕是徐妙锦担心自己的安危,让许吟在暗中保护。

徐妙锦,你果然是在意我的,我黄昏这辈子若是不娶你,天打雷劈。

但另外一个人……

景清。

御史大夫景清,穿着便服站在人群远处,默默的看着长街上人仰马翻血流成河的惨剧,眸子里泪光隐隐,脸上的神情无比复杂,既有内疚、惭愧、痛苦也有坚毅。

更有舍生取义的视死如归!

黄昏心中凉了下去。

完了。

不是梅殷。

是景清。

所有一切都是景清的谋划,在被自己打草惊蛇之后,他亦将计就计,立即去找梅殷——就是诱导自己,误以为幕后主谋是梅殷。

这个大局,是景清设下的!

他为何要杀自己,只有一种可能:他准备孤注一掷。

我不能晕过去。

然而客观思想无法阻止主观事实。

黄昏还是晕了过去。

在他晕过去的刹那,发现许吟没有看他,而是目光微微有些痛苦的看向景清,似乎在询问,又似乎在责问。

为什么?

许吟和景清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识。

更像是伙伴。

……

……

浑浑噩噩醒来。

周围很安静,外面街巷上偶尔传来小贩叫卖声,屋外的天光透过窗棂照射在房间里,平日里看见的微小尘埃宛若蜉蝣,游荡在阳光里。

如此静好的时光。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味。

黄昏闭上眼,再次睁开眼,视线越发清晰。

浑噩的脑子骤然清醒。

景清去刺杀朱棣了!

挣扎着就要翻身坐起,必须去紫禁城阻止景清。

墙角处传来声音,“你的伤很重。”

是许吟。

黄昏竭尽全力的坐起来,看着腰间佩剑,长枪放在身畔的许吟,目光如剑,怒意沸腾,“为什么,是锦姐姐对你不好,还是景清许诺了你什么好处!”

许吟默然不语,脸有痛楚。

黄昏冷笑,“无话可说?”

许吟依然不语。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强忍着因为呼吸胸腔范起的痛楚,沉声道:“推荐赵三娃参加边军的人是景清吧,而边军那一场烧掉所有档案的大火,也是你和景清的手笔,让你去跟踪刘莫邪,也是你故意告诉她的,所以她才会只去拜访忠诚于朱棣的建文旧臣?”

事到如今,所有答案水落石出。

原来,身边最受信任的人之一,竟然是敌人的卧底。

黄昏一念及此,只觉内心烧灼。

难受……

原来,这就是被背叛的感觉。

许吟默然不已。

默认了。

黄昏缓缓起身,来到桌子畔,倒了杯温水一饮而尽,看着窗外灿烂的春光,呢喃着说了句,许吟,你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许吟沉默了许久,才涩声道:“黄昏,陛下真的没死吗?”

陛下不是朱棣,是朱允炆。

黄昏凝重的问,“许吟,你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

当初在船上和叔父黄观说这件事的时候,只有徐妙锦在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