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章(1 / 2)

加入书签

正因为这一句,朱棣在战场上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躯。

从而改写历史。

黄昏的这一句且慢,能改写当下这件事吗?

不能!

景清听到有人喊后,不着痕迹的快走了两步,很快来到朱棣身畔,朱棣听到声音,回身侧首看去,发现黄昏慌里慌张的跑来,此刻已跨入奉天殿大门。

身后不远处是满脸茫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

朱棣一时间有点讶然。

黄昏不是在昨日被奔马撞伤了么,不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个时候闯入奉天殿干嘛。

思绪未落,骤见寒光!

景清不知何时丢掉了朝笏,一只手伸入袖笼里,旋即便听见哧溜一声,一道寒光撕裂袖衣,闪耀着嗜血光芒,凶狠的扎向朱棣心口。

这一幕太过突兀。

狗儿太监以及其他人都愣在当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谁能想到。

谁会想到。

自朱棣登基之后,比解缙、胡广表现得还要恭顺的景清,竟然会藏刃在身入奉天殿,更是无所畏惧的拔刀刺杀朱棣。

景清离朱棣很近。

也就两三个身位,在他丢掉朝笏,伸手拔刀的瞬间,仅仅是一个小跃步,就和朱棣面面对,这突兀的一刀,基本上没有扎不中的道理。

眼看朱棣就要透心凉心飞扬……

透心凉心飞扬

寒光炸裂,刀身映照景清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朱棣的睚眦目裂。

景清,我待你不薄,竟敢刺杀于我!

狗儿太监反应过来,嚷着护驾,像螃蟹般张牙舞爪扑上来,欲要救朱棣,可惜他是个弱鸡,也就尽人事听天命。

更远的御前侍卫叫嚣着涌来。

依然无济于事。

走在最后的朱高炽本来跑不动,见状心头一颤。

臃肿身躯罕见的爆发出超越寻常的力量,一把推开随从,竟然一路小跑起来,歇斯底里的喊着父皇小心,父子之心拳拳。

朱高煦犹豫了刹那。

他在衡量。

若父皇今天驾崩,自己有武将支持,能否正常的登基为帝。

答案是不能。

因为老大这废物有文官支持。

朱高煦立怒吼如虎啸,“腌臜小儿,休要伤我父皇!”

猛虎下山,快如闪电疾奔而出。

纵然救不了,姿态要摆好。

朱高煦心中已经有主意,一旦父皇遇刺身亡,他立即去找驸马王宁等,不能正常登基,那就用非常手段。

以绝对兵力控制应天城,老大就算有文官支持也无济于事。

黄昏已踏入奉天殿。

寒光炸裂之时,奋不顾身一个鱼跃,扑过去欲要拦住景清。

黄昏想救的不是朱棣一个人。

也不是景清一个人。

是瓜蔓抄下景姓数百人,是煌煌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历史上景清刺杀朱棣,短刀没出鞘就被朱棣查获,因之前钦天监说过帝星犯急,提防红色。

而景清穿的绯色朝服。

大概自己引发的蝴蝶效应,景清昨天谋划奔马案后,今日上朝没有穿绯色朝服,朱棣也就没注意到景清。

况且朱棣的注意力也被奔马案吸引。

这是景清的目的。

用长街奔马案来转移朱棣的注意力,毕竟这件事涉及到了黄昏。

可以说,因为黄昏引起的蝴蝶效应,历史上景清刺杀朱棣这件注定要失败的事情,已经变成了即将更改历史的重要拐点。

朱棣一死,永乐时代提前结束,朱高煦和朱高炽谁登基且不说,没永乐盛世奠基,朱高炽父子能打造出仁宣之治吗?

不好说。

所有人都想救朱棣,远水解不了近渴,所有人都鞭长莫及。

朱棣注定要死?

在这关键时刻,大家都忘记了一件事情。

被刺杀的人是朱棣。

钢铁直男朱棣。

不论征讨外敌还是靖难之战,都亲自登上战场厮杀,无数次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朱棣,正值壮年又从不沉迷美色,绝非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可比。

千钧一发,朱棣伸手,在短刀堪堪扎到他胸口之时,抓住景清的手腕,旋即转身、弓腰,双手发力,一个干净漂亮的过肩摔……

蓬!

可怜读书人景清,直接被摔晕了过去。

朱棣松开手,退后数步。

狗儿太监恰好赶到,伸开双手挡在朱棣身前,让御前侍卫将景清牢牢控制住。

鱼跃扑空的黄昏从地上爬起来,恰好看见朱高煦冲进奉天殿,又看见朱高炽还有几步,等他也进入奉天殿后,这才和御前侍卫一起将殿门关闭。

景清肯定救不了了,但这件事不能宣扬出去,否则会引动其他建文旧臣效仿,朱棣为了杀鸡儆猴,瓜蔓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