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3章(1 / 2)

加入书签

徐皇后当时哭笑不得,也不觉得意外,小宝庆本来就早熟的很。

倒忽然间就灵犀突来。

又有些忧愁。

因为按照她突兀想出来的这个方法,如果娑秋娜是清白的,那自己就把三妹坑了,如果娑秋娜不是清白的,那还是会让三妹心里膈应。

但是——

当徐辉祖也看向徐皇后后,这位素有大明女诸生的皇后心中明白,这件事自己作为皇后需要出面来解决,作为徐家子女,更应该出面。

徐家能有今日,黄昏功莫大焉。

何况……确实不能苦了那还没出生的侄儿侄女。

于是轻声道:“陛下,我有一策,可真正的验证娑秋娜的清白,而不会有任何的差池,只是此策颇为上不得台面。”

朱棣愣了下。

他没想到自己的妻子今日会帮助黄昏。

转念便明白过来。

妻子姓徐。

而且从第一块香皂到坤宁宫后,妻子就很青睐黄昏,所以你不得不承认,黄昏这一步后宫棋,走得真是漂亮。

迄今为止,妻子已经帮过黄昏好几次了。

朱棣本来不想让徐皇后说,毕竟后宫不可干政,但此事涉及男女之事,确实是由后宫出面最为稳妥,关键是此事朱棣也不想闹大了。

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

好大一个套!

徐皇后在朱棣耳畔私欲,听得朱棣是一脸的口瞪目呆,饶他是大明天子见多识广,听得徐皇后这一番话,也有点反应不过来。

还可以这么操作?

这……

以朱棣对妻子的了解,这绝对不是她这样传统女人想得出来的方法。

压低声音,“是你想出来的?”

徐皇后想了想,“是小宝庆的一句无心之语,让我想到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貌似也没有其他办法能服众了。”

查证一个女子的清白,确实没有办法。

朱棣陷入沉思。

但皇后想出来的这个办法确实是最稳妥也最能服众的办法,但娑秋娜会同意?

娑秋娜同意后,谁又来当这个人选?

说句好听的,天底下的男人,除了天家皇室,可能都愿意来当这个人选,所以关键还是得由娑秋娜来指定。

恰好此刻黄昏在殿外求见。

朱棣挥手示意宣见。

黄昏入殿行礼,朱棣还在想问题,没有免礼,示意太子将此事给黄昏说一遍。

黄昏听后,笑了。

事情果然来了。

没关系,老子早就想好了对策。

大声道:“陛下,当初到安南,和微臣有男女之情的是乌尔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的又成了娑秋娜?也便罢了,但说验证清白一事,守宫砂的合理性尚且有待商榷,宫中老婆子又通过什么手段来验证一个女子的清白?她的手段合乎道理吗?就算是合乎道理,她有没有可能被微臣的仇家收买的可能?所以如果陛下欲要用此事问罪于臣,臣无话可说,但不会心服。”

朱棣没好气的道:“那你要怎么着。”

黄昏想都不想,“用一个绝对稳妥的方法来验证,如果验证出来娑秋娜非清白之身,微臣便心甘情愿领罪。”

朱棣点头,合情合理,问道:“你可有办法。”

黄昏立即道:“有!”

朱棣嗯了声,“说说看。”

黄昏看向众人,心一狠,事到如今,只有赌了,赌娑秋娜没有骗自己,于是淡淡的说道:“在座诸位都是成家立业之人,自是清楚,女子清白何时最为笃定,当然是新婚之夜的梅红显现之时。”

内心还是有些惴惴,就怕被娑秋娜给坑了。

众皆愕然。

朱棣和徐皇后对视一眼,巧了。

徐皇后先前想出来的不是办法的办法,恰好也是这个办法。

朱棣沉吟半晌,“那你说怎么操作?”

黄昏看向众臣,干笑道:“这事,不适合当着众为臣工的面在乾清殿讨论吧?”

朱棣一想也是,挥手,“众位都退下罢,各自回衙门办事,礼部尚书和太常寺卿正留下即可,你俩要当见证人。”

众人莫名其妙,还是只得退下。

朱棣忽然想起一事,喊道:“成国公,昨日朕的旨意,五军都督府那边办得如何了?”

关于神机营扩编之事。

朱能急忙停步,行礼道:“回陛下的话,已经吩咐下去,将会挑选精锐士卒两千补入神机营,至于战马,已经和兵部、户部那边在商讨之中,大概能拿出三千匹。”

朱棣摇头,“四千匹,一匹不能少。”

朱能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接旨:“臣领旨。”

没办法,把京营骑军里的战马调几百匹出来罢,毕竟神机营若是有了骑军,到时候大战之中,也能驰援京营,不算坏事。

当乾清殿只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