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8章(1 / 2)

加入书签

宋礼乐道:“殿下,还记得工部设立的交通司,和时代建团联合城里的火车研发厂么,今天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因为之前购买了泰山号的生产流线,交通司这边借鉴了泰山号的生产工艺,彻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已经打造出第一辆火车,打算在三日后试车,不知道殿下要不要去亲临指导?”

朱高炽精神振,“火车好了?”

这几年父皇在应天,主抓的项目之一,就有这个交通司的火车,当时被黄昏吹得天花乱坠,搞得大家都对这个火车期待万分。

大家此刻的欣喜,老实说都是黄昏吹出来的。

实际上除了主抓这个项目的工部右侍郎张本,大家并不知道火车是个什么模样,也不太清楚它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变化。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因为这个火车,大明境内主要干道,甚至包括中南半岛和漠北那边的主要干道,只要是水泥官道,上面都有铁轨!

这个消耗的钢铁量可想而知。

如果火车达不到大家想象那样的功能,那么因为这事,黄昏肯定是要被弹劾的,甚至罢官都有可能——因为浪费的钢铁实在是个太庞大的数字了。

宋礼点头,“微臣已经去过火车研发厂了,确实好了。”

朱高炽眼睛一亮,“长什么样?”

宋礼乐道:“殿下三日后再看就行,现在说了,到时候就没有惊喜了。”

交通司那边已经实验过了,确实可以跑。

朱高煦点头,“那三日后我就去看看罢。”

……

……

三日后。

应天城,锣鼓掀天,还有舞狮队,一片人生人海,在京畿负责拱卫和治安的京营也早就出动,应天府衙和地方官衙更是倾巢而出。

要确保太子的安全,也谨防出现群体事件。

没办法。

三天的时间,把这个事情酝酿大了:朝中文武百官知道后,回去给家人一说,然后就这么悄悄传遍了整个应天。

所有人都好奇,这个火车到底是什么东西。

是不是比自行车更厉害。

火车,听名字就非同小可,莫不是全身冒火的车,那怎么运载货物或者运送人员?

所以应天城里有空的都跑城外来了。

因为太子要来,文武百官也几乎是倾巢而出,这就给了应天府衙和京营极大的压力——应天城外,少说也有两三千人来看火车试车。

而交通司那边,昨夜就用马车将火车牵引到了应天城外的大道上。

就等吉时一到就掀开红布。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当然是由太子来完成。

数千人,包括见多识广的朝臣们,都看着那个被一块巨大红布遮盖起来的庞然大物窃窃私语,这可不是什么自行车。

是几十个自行车那么大了。

甚至有的朝臣见过泰山号,觉得这个火车比泰山号都还要长大。

至于百姓们,反正看不懂就是了。

朱高炽在六部尚书以及其他部门大佬的拱卫下,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感慨万千,“这就是我大明投入了数百万两弄出来的火车?”

一旁的大明皇家银行行长、户部侍郎金纯咳嗽一声,“殿下,一千多万两了,这还仅仅是这个火车的研发,不包括后面的生产。”

给交通司拨款多少,金纯不要太清楚。

可以说,这些年工部那边和兵部是最费钱的,兵部有个军器院,是个吞金兽,工部的官道建设和交通司,吞钱速度更快。

朱高炽咳嗽一声,没吱声。

金纯恍然惊觉自己说错话了——这玩意儿现在还没成功,成功了还好,但要是失败了,那么投入钱的数目说的越大,留下的诟病就越大。

到时候黄昏更惨。

片刻后,就见交通司令、工部右侍郎张本过来,“有请殿下剪彩,试车!”

剪彩,本来是没有的习俗,不过从黄昏的时代集团开张,带后来所有产品的面世,时代集团都会举行剪彩仪式,所以如今剪彩已经成了商贾圈的一个新时尚。

这种历史性的时刻,本该是天子殊荣。

因为火车一旦成为创造性的产物,那么必然传承青史之中,那么剪彩和第一次试车人的名字,也会一起记如史书之中。

时代的号角

因为朱棣在奴儿干,应天是太子兼国,太子也是未来的天子,这好事自然就落在了朱高炽头上,不过今天这事吧,朱高炽还是有点惴惴不安。

就怕试车出问题。

那么一桩美谈就要成为笑谈。

然而箭在弦上。

朱高炽咳嗽一声,示意身后的一个老内侍搀扶他到火车前面去,从一名工部主事、交通司主事手中接过大剪刀,准备剪彩,然后站在火车周围的京营士卒准备掀开红布。

一切有条不紊。

谁也没有注意到,站在百官末位的一个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