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6章(1 / 2)

加入书签

几十?

甚至几百?

都有可能!

于是乎将近十万士卒,同时高声呼喊,山呼海啸。

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

站在船舷的朱棣笑了,心里那个舒爽啊,这马屁拍得好!

回头赞许的看了一眼朱高煦。

朱高煦得意洋洋。

这确实是他安排的,他拍了拍朱瞻基的肩头,“侄儿啊,别怪我抢你风头,这一招还是跟你学的,你也别担心,不是争夺陛下的宠爱了,就是想让陛下高兴高兴。”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

我啥时候拍马屁了?

我不拍马屁,爷爷他就不喜欢我了,你以为我是你?

也没吱声。

难得汉王表现得如此亲和,朱瞻基也不傻,这个时候还是老老实实配合的好,再怎么着,你朱高炽父子得了大便宜,也得让汉王舒爽一点才公平。

弹壳退出来后,士卒立即换弹,准备下一次炮击。

而登陆士卒原地不动。

按照计划,需要等应天号炮击十六次后,才开始进攻被炮击出来的缺口——现在才两炮,还早。

朱棣笑眯眯的看着远方。

呢喃了一句,这花真好看。

黄昏也点头,不过他随后补充了一句,“其实这花不是最好看的,在我心中,最好看的啊,是两朵冲入云霄的蘑菇云。”

朱棣不解,“什么蘑菇云?”

黄昏笑着说:“一种风景。”

主力重炮继续轰鸣。

和预计战略一样,在十六枚主力重炮炮弹开花之后,大明的两百料战舰和四百料战舰迅速靠近海岸,同时,宝船和四艘钢铁战舰的火炮开始轰鸣,配合步军登陆。

应天号也调转船身,以最佳角度,开始射击。

登陆开始!

成功登陆

尽管挖了壕沟如蛛网,用石头堆砌了防御线,但足利义持还是没想到,大明的主力重炮竟然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十六枚。

十六枚重炮炮弹,确实轰出了一片缺口。

在这十六枚弹坑附近,几乎没几个完整的人了,四百料和两百料战舰抵近之后,迅速让运载的士卒登陆上岸建立阵型。

于此同时,舰队还在不停炮击,给登陆军队制造更大的空间和时间。

最开始的时候,日本军队发现大明雄师登陆了,足利义持大概认为这是个良机,可以趁你的步卒在船和岸之间,你大明的火炮也无法炮击的绝佳机会,展开近身肉搏战。

因此尽管有火炮的火力覆盖,但在登陆时,战事依然惨烈。

足利义持挖的蛛网在这一刻起到了大作用,几乎可以让麾下士卒顶着大明的火炮火力覆盖,在极短的时间内支援战场任何一个点。

加上双方士卒短兵相交,大明舰队也不能再继续炮轰缠战中的双方,只能尽可能的压制赶过来阻止大明雄师登陆的日本援兵。

所以登陆战其实异常惨烈。

日本士卒在战死,大明士卒也一样,被主力重炮犁过的这片海滩上,出现了一副蔚为壮观的画面:大明的儿郎下船,冲锋,如海浪一般冲到沙滩上,然后遇上从远处“蛛网”里跑过来的日本增援士卒,双方立即缠战在一起。

结局都一样。

大明士卒死完了,会有源源不断的战舰运送兵员过来。

而日本增援士卒死完了,大明士卒还没有去占据到有利地势,就又看见大批的日本增援士卒从“蛛网”中爬出来。

双方陷入焦灼之中。

在应天号上目睹此状的朱棣立即下令,改变登陆战略,采用镇西公提过的计划:即登陆之后先守住一片,再徐徐图之。

之前的战略是朱棣指定的:大明士卒登陆之后,迅速攻占几个战略要害点,然后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再展开防守。

和黄昏的计划是完全相反。

黄昏的计划是先防守,然后再扩张。

朱棣也不是迂腐的人,一看自己的计划行不通,立即换黄昏的计划——改变的不仅仅是战略计划,还有战术和战备武器!

所以这一次登陆不一样,趁着一次优势,把日本增援士卒杀了个七七八八后,大明后续登陆士卒中出现了一批奇怪的人,几个人扛着一个黑漆漆的东西,共有七个,到了沙滩上,迅速在地上安置妥当,背海朝向阵地,黑洞洞的枪口主要针对“蛛网”所在的地方。

神机火器!

之前的登陆战中,朱棣认为登陆后肯定要面临肉搏战,所有登陆士卒没有配备火器——近身混战,火器反而没有威胁。

但按照黄昏的计划,就是登陆之后,立即依靠火器的压制力,强行占据一块地皮,然后等后续兵力补充后,再依靠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据点。

这很难。

这个据点不仅要修筑堡垒工事,还要扩修港口,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