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1章(1 / 2)

加入书签

就算拿下来,那也是找罪受啊!

这个问题,以往是没法解决的,不过,这个时候想要解决并不是很难。

朱器圾接受了科尔沁草原上蒙元诸部的投诚之后,便开始规划扩展北部疆域的问题了。

想要扩展北部疆域,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资源,煤矿、铁矿和铜矿资源。

铁矿可以用来修路,建造火车,煤矿可以用来取暖,而铜矿,更有妙用。

察哈尔草原上的煤矿、铁矿和铜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都已经勘探的差不多了,所以,第一步,他便是调集人力,开发察哈尔草原上的矿产资源,同时,他还命工部官员在科尔沁草原各部的带领下,对整个科尔沁草原进行勘探,准备下一步开发。

资源获取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是资源的应用了,铁路和火车已经研发成功,这个就没必要再投入大量的精力了,剩下就是铜矿的利用了。

朱器圾直接将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等亲信召集到科尔沁草原边沿新建的新州城,开始了进一步的研发。

他要研发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复杂,说白了就是个巨大的锅炉和密密麻麻的管道。

锅炉,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早已熟悉的不行了,因为蒸汽机就需要用锅炉烧出的蒸汽来驱动。

管道也一样,不把蒸汽管道连接到蒸汽机上,蒸汽机同样没法开动。

这两样东西还需要研发吗?

还别说,还真需要研发一下,因为朱器圾要求锅炉最少要有一丈高,半丈方圆,而且必须能烧出海量的蒸汽,而管道则是密密麻麻扭来扭去那一种。

当然,这个难度并不是很大,各种机床拉过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巨大的锅炉和奇怪的官道便做出来了。

朱器圾紧接着又给他们提了个奇怪的要求,让他们把巨大的锅炉装在新建的州府衙门饭堂之中,而蒸汽管道则绕着州府衙门所有房间走一圈。

这个同样不难,就是费点时间而已,又是不到一个月时间,锅炉和管道便安装好了。

紧接着,便是加水添煤烧蒸汽了。

巨大的锅炉烧起来,各处阀门一打开,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等人依旧是满脸懵逼。

皇上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这么大个锅炉,驱动一人高的蒸汽机估计都不成问题。

这么多的管道,装个宫殿那么大的火车头出来都绰绰有余。

问题,新建的州府衙门里面既没有蒸汽机也没有火车头,一丈多高的巨型锅炉就在那里干烧!

他们着实懵逼的不行了。

这不浪费时间,浪费表情吗?

朱器圾却是不慌不忙的将他们带到琴治堂中,让他们关上门窗,坐下来,然后便跟他们闲聊起来。

众人闲聊了好一阵,毕懋康终于忍不住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我们整这么大个锅炉和这么多管道出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干什么用的?

你们现在还不明白啊!

朱器圾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脱下外面的貂皮长袍,略带得意道:“好热啊。”

开疆扩土的利器

朱器圾命他们做出来的其实就是暖气,这东西在后世很常见,这会儿却是没人能想得到,因为这东西看似简单却有很多难题是古人无法解决的。

比如,密封性,古人做个几尺长乃至几丈长的管子出来密封性可能没问题,但是,管子一旦长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对接,密封性就没法保证了。

暖气管道可不是一般的长,需要对接的地方那也不是一般的多,古人根本就没法解决这个密封性的问题。

还有锅炉和阀门什么的,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当然,古人也想过很多办法抵御严寒。

最简单的就是烤火,也就是烧堆柴火坐旁边烤,不过烤火御寒缺点很多,火大了烤得人受不了,火小了又不顶用,烤久了人会干得受不了,不烤又会冷得受不了,还有火星子容易引起火灾,烟太大熏得人受不了等等问题。

为此,古人也想过很多办法做改进。

比如,东方人常用的火炕,也就是用柴火把土炕烧热。

又比如,西方人常用的壁炉,也就是在墙上开个洞,砌个炉子,把柴火丢里面烧。

不过,火炕和壁炉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局限性太大了,人不可能一个冬天都躺火炕上面,也不可能老坐壁炉旁不动弹。

所以,在古代,寒冷的北方一般都人烟稀少,而且越往北人越少,基本到了冬天零下二十度左右的区域就只有那些适应了严寒的民族能待下去了,一般人根本没法在那么天寒地冻的环境中生活下去。

说实话,毕懋康和宋应星等人都没想到朱器圾费这么大劲竟然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这里是科尔沁草原南部边沿,还不是那种冷到人无法忍受的严寒地区,而且,这会儿还没到寒冬,气温并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