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9章(1 / 2)

加入书签

有些驮马躺在地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三个时辰,不足以让它们完全恢复。

“难道他马循姓马,马群气力就大些?”刘珩展开了自己的脑洞。

庞青叹道:“马家常年在高昌牧马,精通养马之术,自然有独到之处,不然将军也不会以他为将。”

“这可如何是好?”刘珩瞪着眼珠子道。

寻常河湟马,长途奔行十日就差不多要休养两三日。

这一路飞奔,七天到了九原,速度虽快,马群却扛不住了。

“校尉,我有一法,可快速恢复马力。”杨破虏忽然道。

“快说。”刘珩火急火燎。

“战马要吃精饲和盐,方有气力,马校尉一定是将炒面混盐喂给马吃,才能这么快恢复。”

西北的牛羊马驼,都喜吃盐。

只吃青草,战马不会上膘。

这跟人是一样的,不吃盐,就没有力气。

“如此一来,岂不是粮草紧缺?”庞青反对道。

“把炒面与盐喂给马吃!到了司马家的地盘,还怕没有粮食?”刘珩一句废话都没有,他是这支骑兵的主将,自然由他发号施令,庞青的话自动被忽略了。

亲卫营将士早已形成令行禁止的习惯,二话不说,纷纷搬下炒面喂给战马。

战马吃足了,才分给驮马。

不得不说,效果立竿见影,一个时辰之后,战马的精神头恢复了许多。

但马循的骑兵已经没影了。

天也黑了。

“士卒与战马都疲累不堪,不如休息一夜,明日行军?欲速则不达。”庞青再劝。

刘珩大手一挥,“我只知道兵贵神速,去晚了,肉都被别人吃了!”

宣义郎不可干预主将的决断,这是宣义司的法令之一。

庞青再怎么发对,也于事无补。

只能借着明媚的月光,从怀中掏出小本和短笔,给刘珩记了一笔。

九原郡对面就是当年的云中郡,现在早已荒废,沦为鲜卑人和匈奴人的牧场。

一轮明月高悬,四面荒凉的风声。

明月之下,一座城池安静的沐浴在月光之中。

“前方云中城,为鲜卑人所占,汉夷步骑七千,城内两万余人。”斥候早已打探清楚。

两千五百骑面对七千人镇守的城池,听上去就让人有些心虚。

但心虚的是别人,而不是刘珩。

“全军下马,随某一起夜袭此城!仁佑,战马就给你看顾。”一路行来,这还是刘珩第一次正式称呼庞青的字。

“你要打云中城?”庞青一点也不惊讶,这太附和刘珩的性格了。

“城中有骑兵,我们去并州抢,回头,他们来抢我们怎么办?我不知道什么兵法,只知道这座城不能留,夺了此城的粮食战马,方可继续南下。”此刻,刘珩脸上只有杀机。

“我军可以绕行雁门郡,不必走这一条路。”

刘珩摇摇头,“马循那厮一定去了雁门,跟在他屁股后面,你不嫌丢人,我可受不了那鸟气,我们青营出来的人,就要多给将军争一口气!”

最后一句话彻底打动了庞青。

以刘珩的性格其实不用解释这么多,既然解释了,就是把庞青看成了自己人。

“我有一策,可助尔成大事!”庞青在杨峥身边多年,天天耳濡目染杜预卫瓘等人的阴谋阳谋,小本上不知记下了多少,自然也有所心得。

问策

杨峥带领三千亲军抵达狄道后,受到了陇右豪强们的热烈欢迎,又是送美人,又是送宝物的,亲热的不得不了。

不过杨峥一个都没接见,礼物拒之门外,先见了尹春、周旨、李特、龚羽等将领。

这些人算是凉州新生代的将领,一个比一个年轻。

最大的也就三十左右的尹春。

“属下屡次被邓艾所趁,请将军责罚!”尹春一脸羞愧道。

去年年底的对峙,多多少少还是邓艾占了些便宜。

几次攻入金城,毁坏屯田、坞堡,掳掠人口,两个折冲府被邓艾打废了。

虽然尹春最后也开窍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但终究是落人一步。

“去年虽有损失,但今年攻破陇右,尔等出力甚多,功过相抵!”

军法就是军法,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再者,这几人年纪太轻,升赏过快,也不利于他们成长。

“谢将军!”几人都松了一口气。

“今陇右为我所得,你们有何攻守之策?”花了这么大代价,这几人若是不成长点,实在有些对不住杨峥的培养了。

几人互看一眼,尹春拱手道:“郭淮、邓艾经营陇右多年,防御已经稳固,东北面固守街亭,东面依托陇山坚守临渭,则敌纵有十万之众,亦难入陇右。”

杨峥轻轻颔首,这本是原本的策略。

如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