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4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来如此!”众将恍然大悟。

吾彦拱手道:“莫非钟会想要谋害大将军!此贼好大的胆子,我等可佯为中计,设伏兵生擒之!”

“我无谋钟会之心,钟会却有图我之意!这些年,若不是顾忌江东虚疲,不宜内乱,吾早引大军直扑建业,为江东除此害,也罢,钟会既然来送死,某就送他一程!”一向温和的陆抗,也忍不住有些恼怒。

无论怎么回避,钟会与陆家的决裂是迟早的。

钟会之所以隐忍不发,只是因为荆州陆凯的存在。

襄阳城的羊祜比较郁闷。

前两个月,南北两面风声鹤唳,一副随时夹击襄阳的态势。

但这么长时间过去,雷声大雨点小。

直到今日,一名使者从北而来。

“我家都督一下仰慕阁下,特意送来弓弩铠甲,以助守城之用,如果襄阳不支,我大秦随时南下驰援!”

“吾亦仰慕杜元凯之名久矣,尔等大可放心,襄阳不会投降秦国,也不会投降东吴!”羊祜沉声道。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只可惜没有送粮食来,不然就完美了。

不过羊祜不是一个贪得无厌之人。

守住襄阳,就守住了他的名声。

当年没有投降秦国,现在自然不可能。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使者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军司马徐胤道:“秦国不过是怕我们投降东吴,先稳住我们而已,此来必无好心!”

“无妨,我等也许借力借势,大晋在一日,你我为晋臣一日!”

有了秦国的支持,羊祜守住襄阳的信心更大了。

“若大晋不在了呢?”徐胤眼中升起两团幽火。

襄阳众人都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天下大势,不可更改,守住襄阳,将来扫平江东,尔等功勋卓著,在秦国也可为晋升之资。”羊祜早就做好了打算。

就这么白白投降过去,名声不好听,去了秦国,也不会受待见。

留在洛阳的家眷说不定会被司马炎降罪。

而现在,名声有了,前途有了,家族也能得到保全。

简直是一举三得。

“都督高见!”徐胤心中的大石落地了。

最怕羊祜愚忠,让襄阳跟着陪葬。

随着秦国的壮大,长安老破小的问题越来突出。

一旦下雨或者下雪,城内就泥泞不堪,城外的渭水动辄淹到城墙根。

渭河跟黄河一样,时常左右摇摆,动辄有淹没长安的风险。

新都营建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各种奴隶的持续供应,让工期也快了不少。

尤其是农闲的时候,附近的百姓会赶来打“零工”,热情高昂,不要工钱,只要管一日三餐就行。

这也导致了工程进度的加快。

索靖早就意识到新都的问题,所以这一两年主要精力便扑在新都上。

嵇康负责设计和工程,索靖负责后方调度。

加上从中原、江东、蜀中涌来的各种专业人士,新都速度尤其之快。

杨峥带着卫瓘、杨旭视察,新都的轮廓基本完成。

整体布局为长方形,分外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组成,东西长十六里,南北宽十二里,每面有三道城门,十二道城门对应六条大街。

城墙高两丈半,依旧采用夯土之法,极其坚固。

防御力也是顶尖的存在,每道城门都修了瓮城,每面城墙上都有箭楼、马面等等。

嵇康作为名士界、艺术界的顶流存在,当然不允许都城修的太土,在城墙内外两侧贴了青砖维持美观。

护城河也是按最大的规格来,引浐水、交水、潞水等水系,里三层外三层围绕城池,水系一直延伸至宫城内。

城内一百一十坊,已经完成了一半。

而皇宫也修的差不多了。

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人修建的城池,当然不会呆板,每一坊都各具特色,阁楼参差不齐,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气象万千。

跟长安最大的不同是,嵇康启用了大量红黑配色,在色调偏青暗的魏晋,多了一丝鲜活和庄重。

皇宫则采用明黄大红两种亮色。

嵇康的各种艺术想象完全施展出来,设计了不少空中连廊,将一座座宫殿连接了起来。

“此城只怕可以容纳百万人。”卫瓘惊叹道。

“这才是我大秦的都城!”杨旭激动道。

杨峥也叹为观止,不过这钱花的也让人肉疼。

十万多万的奴隶,加上赶工的百姓,以及运送木材石材的牛马,种种开销加在一起,不是一个小数字。

即便如此,也没有达到嵇康的要求。

据说嵇康准备把新都修建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完美城池……

后来因为河东大战开打,钱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