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1章(1 / 2)

加入书签

大明依旧是那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万邦威服的天朝上国!

这不,朝鲜都重新向大明遣使而来了!

……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征的大军也是开始回师。

他们顺着长江顺流而下,风驰电掣的往南京赶去。

预计将会在年节前后,抵达南京城!

按照五军都督府的相关计划,西征大军抵达南京之后将会原地修整。

等到来年开春之后,原西征大军会接管地方驻军的驻军任务。

而地方驻军会在南京城外完成集结,水师准备发动北伐。

李定国站在船头,感受着脚下船只的颠簸,胸中满是忐忑和激动。

激动是因为大明真的光复了!

而忐忑,则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如何。

虽然他现在是大明的晋王,可曾经做过流寇也是真的。

并且,当年张献忠破湖广,大肆屠戮楚王一系的大明宗室时,他也是参与其中了的。

而现在的大明天子,就曾经是楚王一系的宗室!

谁也不知道,大明天子是否会记仇。

前路的未知和迷茫,使得李定国心中满是忐忑。

何文秀披着披风,从船舱中走出,看着站在船头的李定国,他上前几步来到了李定国身边,开口询问道。

“晋王在想什么?”

李定国将自己的视线从长江的江面上收回,开口说道。

“没什么,只是在感慨世事无常罢了!”

何文秀像是读懂了李定国内心深处的担忧,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晋王无需忧虑,陛下之心胸开阔是众所周知的!”

“虽然晋王曾为流寇,但这些年下来,晋王为了大明天下而任劳任怨,艰苦征战,所作出的一切,陛下也是都看在眼中的。”

何文秀在利用自己的言语安抚李定国,但他也是发自真心的认为以朱宏煜的心胸,不至于会和李定国等人算后账。

李定国微微颔首,哪怕是得到了何文秀的安慰,他心中仍然隐隐有些忧虑。

船队顺流而下,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船队的航速是很快的。

紧赶慢赶,船队终于是在腊月二十三日抵达了南京城外的码头。

何文秀和李定国站在船头,遥望着南京码头的方向。

码头上站满了人群,人群中央,属于朱宏煜的黄罗盖伞异常的显眼。

今天的朱宏煜并没有穿着皇帝冕服,而是穿着一身军服,来迎接他凯旋的将士们。

脚上踏着皮靴,腰间配着长剑,白色的手套,笔挺的军装,都将他的身形也衬托的越发高大。

跨坐在马背上的他,更是显得雄姿英发。

今日在码头迎接凯旋大军的不是大明的皇帝,而是明军的最高统帅。

朱宏煜身上穿着的军装,便是在向所有人表明,今日来到码头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位军人。

朱宏煜骑在马背上,遥望着逐渐靠近码头的船队,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他的手中还捏着一个望远镜,一双眼睛里的神采十分的耀眼。

随着船队的逐渐接近,码头上的礼炮开始了轰鸣。

轰隆隆!轰隆隆!

接连不断的轰鸣声中,一门门礼炮的炮口喷吐着大量的硝烟。

浓密的硝烟几乎要将整个码头都给笼罩!

船队见此一幕,也是鸣响了礼炮回应。

轰隆隆!轰隆隆!

随之一起的,还有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万胜!”

“万胜!”

“大明万胜!”

“陛下万岁!”

“……”

一声声的欢呼,几乎要震动天地。

这些凯旋而归的将士们站在船头,挺起胸膛,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本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誓扫建奴不顾身!”

“……”

大明皇家讲武堂军校的在校生们在码头上列阵而立,扯着嗓子唱响了军歌。

嘹亮的军歌响彻了整个码头,渐渐的,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也跟着唱了起来。

古往今来,音乐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

听着这一首雄浑嘹亮的战歌,明军上下皆是士气沸腾。

在一阵阵的军歌唱响声中,舰队逐渐靠港。

降帆,下锚,一名名明军将士通过踏板,重新踏在了坚实的土地上。

李定国和何文秀一前一后下了船,两人在下船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