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09章(1 / 2)

加入书签

很快他们就来到铁岭城的北方,这里修建了宽敞的水泥马路,可以看到一座座新建的厂房伫立在大跌之上。

这些厂房都很新,都是今年新建的,专门用来酿酒的酿酒厂以及大家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饲料厂。

“大毛哥,这个饲料厂是干嘛的?”

丁大柱指了指道路旁边的一片厂区说道。

“这饲料厂啊,是专门用来做饲料的,据说饲料是专门用来喂牛羊马匹和猪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据说这个饲料厂也是收粮食的。”

李大毛摇摇头说道。

“那感情好啊,我们辽东别的不说,就是粮食多,再多的粮食都有,只要有银子,什么都好说。”

“这不废话嘛~”

“也不看看这些工厂背后的东家是谁,那可是刘公子,大明的吏部尚书,号称财神爷,他会没银子?”

“你就是有再多的粮食,他们也是可以吃得下的。”

“那是,那是~”

“刘公子啊,肯定是怕我们粮食太多了,价格太低了会伤了我们种粮的积极性,所以才开办这个酒厂、畜牧场,为的是稳定粮价,说到底啊,还是为了我们好。”

“那是,刘公子才是真正的好官,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知道就好。”

众人聊着天,很快就来到了酿酒厂这里,非常顺利的将手中的粮食卖了出去,拿到了白花花的银元。

卖完粮食,李大毛、丁大柱等人也是没有急着离开,在酿酒厂和饲料厂这边逛了起来。

“依我看啊,明年,我们明年还是不要全部种麦子,要对自己的田地进行分类,一部分的田地种麦子,一部分的田地种玉米、土豆和大豆。”

“这样的话,即便是粮食的价格降低了,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而且我听说现在土豆和大豆的价格在上涨,而且还相当好卖。”

逛了一圈,李大毛也是在思索着明年的事情了。

在辽东这边,基本上收完粮食,将粮食卖掉就等着猫冬了。

所以现在也是可以思考着明年的事情了。

“这能行吗?”

“粮食都不好卖,这些东西能够好卖?”

“指不定到时候还不如种粮食呢。”

丁大柱表示怀疑,在他看来,粮食才最精贵的。

“你还不信?”

“反正我明年是准备试一试了,而且不单单是种这些东西,我还要大规模的种大白菜,我听说现在京津地区冬天的时候,白菜的价格都很高,一棵白菜都可以卖几十文呢。”

李大毛看了看丁大柱说道。

“你哪里看到的信息啊?”

丁大柱表示怀疑了,这养猪牛羊还说得过去,这大白菜有什么吃的,都吃腻了。

“茶馆里面啊,听茶楼里面的读报先生说的,我觉得准没错,当初我买这个蒸汽耕地机和收割机都是听里面人说的。”

“可惜了,我们不识字,要是自己识字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自己看报纸了。”

李大毛有些遗憾的说道,他现在越来越觉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了。

以前的时候还觉得大字不识一个并没有什么,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要认识有些字才行。

“不仅仅是种大豆、种白菜,我还准备买一些猪仔回去养猪,听说啊,在京津地区这边,猪肉的价格一直在涨。”

“京津地区的人有钱,人口又多,据说天津一天都要杀几万头猪,你想想,这一年要杀多少猪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啊,学着点吧,跟我一起买些猪仔回去,家里面养一些猪,反正这粮食的价格也低,养猪比种地划算。”

李大毛非常自信的说道,报纸给老百姓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能够知道更多的信息。

南洋的甘蔗

南洋。

当北面的辽东地区开始迎来寒冷的冬雪之时,南洋这里依然炎热如夏。

吕宋丹河城,赵明的种植园内,赵明骑着马在自己的种植园巡视。

抬眼望去,除了一条连接外界的水泥马路之外,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甘蔗林,得益于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甘蔗在这里生长的极为不错,产量高、含糖量高,效益极为惊人。

所以种植甘蔗也是成为了整个南洋几省种植园的首选,大量的甘蔗种植园遍布整个南洋,进而也是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蔗糖产业链。

“甘蔗的价格又降低了~”

看着眼前的已经可以收获的甘蔗林,赵明却是有些不开心。

因为甘蔗的价格在逐年下跌,一年比一年低,虽然甘蔗丰收了,但是却卖不出太好的价钱来。

“种甘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到处都是甘蔗种植园,这价格降低也是正常。”

“或许我应该要尝试下去种植一些别的东西,不然这以后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赵明心里面默默的盘算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