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7章(1 / 2)

加入书签

京城各地,经过几天煎熬的学子们终于考完了,也是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一边谈一谈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一边也是放松下。

望月楼这里,吕柟、景旸、戴大宾等大明有名的才子们聚在一起,一边喝酒放松,也是一边聊到了这一次的会试。

“吕兄,你觉得考的如何?”

景旸喝口酒,当考场看到刘晋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变的忐忑不安,这一次的会试考试,他可以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故而考完之后,整个人都显得闷闷不乐。

“还行吧,刘公出题虽然出人意料之外,不过倒也是符合刘公一向的行事作风。”

吕柟想了想说道。

“那你写的是哪方面的?”

戴大宾等人也是赶紧问道。

“我主要写的是关于我大明人口的问题,我大明地广人稀,土地广袤,但人口很少,我建议我大明应该大力鼓励生育,同时从外部引进女人为我大明人生育子女,同时增加劳动力,另外重视新生儿的保护,大力推广新的接生技术之类的。”

吕柟想了想回道。

“这样写行吗?”

景旸有些惊讶的问道。

“应该是这样写吧,毕竟题目是今日之大明,肯定是要我们写一写大明现在的情况,找出一些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出来,然后给出一些建议。”

“刘公属于实干派的官员,我们答题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刘公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去答题。”

吕柟回道。

“哎呀~”

“听吕兄这样一说,我就完了。”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上面去,全部都是赞颂我大明今日之盛世,根本就没有写出大明所面临的问题。”

“完了,完了,这下子完了。”

有人听到吕柟的话,顿时就忍不住呜呼哀哉起来,一下子就觉得高中毫无希望了。

一旁的景旸听完,同样也是脸色发黑,他也是用华丽的辞藻在歌颂大明的盛世。

攻讦刘晋~

京城如家大酒店的休闲区这里,李南山、王奇、田丰、阮文杰、武义等东榜的学子们也是聚集在一起,谈论着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大家都考的怎么样?”

田丰看了看众人,几天的考试,大家都很疲倦,不过此时此刻更多的还是忐忑和焦急的等待。

对于他们这些学子来说,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今日的金榜题名,纵然是考完了,要说放松的话,还要等到公布榜单,真正高中之后才能够放松下来。

“我觉得考的还不错,原本还担心刘公出的题目太偏、太难,自己不会写,没想到出的题目如此简单,这自然是好写多了。”

王奇很是随意的说道。

“王兄你怎么写的?”

其他人一听,顿时就连忙问道。

“当然是歌颂我大明之盛世,大明今日之盛世远超汉唐,大明今日之版图远超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朝代、国家,我大明之强,当世无敌。”

王奇想都没想就回道。

“王兄,恐怕你是审错题了。”

一旁的李南山想了想微微摇头说道。

“李兄何出此言?”

其他人一听,再次齐声的问道。

“刘公所出之题目,今日之大明,重点并不是现在大明的盛世之景象,刘公是实干派的官员,他注重的是大明之变和改革。”

“也就是说,你要清楚的点出大明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其中的某个问题给出一些治国之策,这样才符合刘公的题意。”

李南山说道。

“啊~”

听到李南山的话,王奇、田丰等人顿时就忍不住叫了出来。

“这,这~”

王奇顿时就傻眼了,接着心一沉,无奈的说道:“看来落榜是落定了~”

“王兄不必灰心~”

“我东榜学子和南北榜学子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到时候说不定王兄还是能够高中的。”

李南云连忙安慰道。

“希望如此吧~”

王奇灰心的说道。

几家欢喜几家愁,和后世的高考考生差不多,众多的学子们都在忐忑的等待开榜的日子,彼此互相讨论一番,很多人都面如死灰,有些考的不错的则是得意洋洋。

焦芳焦府。

“考的如何?”

焦芳下朝之后急匆匆的回到家里,找到自己的儿子焦黄中,连忙问道。

焦黄中人已经四十多岁,快要五十岁的人了,然而不学无术,考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考中了举人,能够有幸参加这一次的会试。

正所谓三十少明经,五十少进士,焦黄中也算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一个典型了,毕竟像刘晋、谢迁、王守仁、李东阳等这些天才还是很少的。

“考的还不错,这一次的题目并不难。”

焦黄中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