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1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延川点点头继续说道。

“那这样说来的话,我们李家的殖民地这是只能够一直开采石油了?”

李兆蕃想了想说道。

“是以石油为主的相关产业,比如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

“石油它不仅仅是可以用来冶炼成汽油、柴油之类的,同样也是还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利用的用途也是非常大的。”

“单纯的出口原油,我们只能够吃石油这个产业链上面的小部分,想要充分的扩大我们的收益,那就必须要去发展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

“并且一旦这两个产业可以发展起来的话,我们也是可以慢慢的走工业化的道路,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我们有着石油的巨大收入,完全是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投资。”

“比如在澳洲和黄金洲这边,有很多优质的铁矿、铜矿,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开采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们完全是可以去投资这些铁矿、铜矿的。”

“还有南洋地区的橡胶种植是非常不错的,我们也可以在南洋地区投资大量的种植园,种植橡胶。”

“我们也可以投资南非、大明的一些商行、工厂,这些商行、工厂发展迅猛,效益很不错,很多都是缺少资金,无法快速的扩张,我们完全是可以投资这些工厂、商行的。”

“不一定是非要局限于在茶陵这一亩三分地上面,我们大明人坐拥全世界最多的土地和资源,可以投资的地方很多,并且大明帝国的体系之下,其实无论到哪里都差不多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更多的向当今大明内阁首辅刘公学习,刘家麾下的产业遍布全球各地、各大产业。”

“刘晋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殖民地都有刘家的股份,连我们茶陵殖民地,刘家当初仅仅只是投资了几百万两银子就分走了一半,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类似于这样的投资,刘家还有很多,在诸多的领域内,都有他们刘家的身影,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好像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刘晋这棵参天大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的延续到了全球各地,各个领域去了。”

“刘晋的刘家?”

听到李延川提起刘晋以及刘家,李兆蕃也是忍不住的直点头。

想到处自己茶陵殖民地困难重重,都要混不下去了,刘晋直接甩了几百万两银子给自己买了茶陵殖民地的一半。

当时自己还觉得赚了,还高兴的很,结果到了现在,这笔买卖一直都被李家的人所深深的吐槽,亏大了。

仅仅只是几百万两银子而已,茶陵殖民地现在一年卖石油都可以卖几千万两银子,刘晋当初投资的几百万两银子,现在每年都有极其庞大的收益。

说实话,李家有不少人都嚷嚷着要找刘晋这边商量着将另外一半所有权买回来,但这事情李兆蕃可不敢和刘家去提。

一方面这是关系到李家声誉的事情,当初说好的事情,现在反悔的话,李家的信誉将澹然无存。

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刘家也不是一般的家族,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南非,又或者是其它的各个藩国、殖民地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你和刘家人玩过河拆桥,别到时候整死了自己。

刘家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极其深远的超级大家族,其拥有的影响力和财富超乎想象,已经超出了李家现在所忧虑的范围了。

李家只是考虑着如何延续和壮大自己的财富,刘家早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布局全球,布局未来几百年的发展和格局了。

“你说的很好啊!”

“这新学还是非常有用的,比起你那些读书旧学的兄弟来,你的见识和思想都要高出几个层次,是我们李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李兆蕃夸赞其李延川来,这听了李延川的一番话,李兆蕃算是对现在全球经济和格局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这李家以后该怎么走,他心中大致的也是有一定的数了。

茶陵殖民地虽然说是李家的,需要好好的经营,但也不能被茶陵殖民地所限制了,而是应该放眼全球,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之中去,同时也是不断的融入到庞大大明帝国的体系之中去。

这样的李家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李家,而并不是局限于茶陵这个小地方的李家。

要放眼全球,着眼于全球以及未来的发展。

全球干旱

大明本土河南,河南布政使刘龙正在视察河南的旱灾情况。

今年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一年,起初的时候是到了阳春三月天气依然没有回暖的迹象,好不容易等到天气回暖,要开始春耕了,结果呢,从四月份开始一直到六月,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整个大明本土北方地区那是一滴雨都没有下。

反倒是南方这边出现了大洪涝,似乎将梅雨的所有雨量全部留在了南方,北方这边是一点都没有留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