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32章(1 / 2)

加入书签

大量人口的迁移,极大的缓解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地矛盾,给了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慢慢的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逐渐的得以恢复,变得越来越好,不仅仅锁住了降水,也让冲进黄河里面的泥沙越来越少了。

这黄河自然也就是越来越不会泛滥了,泥沙少了,河床都不会抬升那么快,洪水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凶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明朝廷这边多次大修河堤,水库等等基础水利工程,加固了黄河的河堤,面对洪涝的时候,抵抗力更强了。

尤其是水泥的出现,对于基建有着巨大的帮助,修筑起来的时候不仅仅更快,而且也更加的结实、牢固。

这些原因都是黄河变得不再泛滥的原因。

“是的,刘公!”

“这黄河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时,费渊旁边的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我是本地人,现在也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以前的时候,我们本地人深受黄河之患。”

“每到雨季的时候,我们都要时刻提心吊胆,担心黄河泛滥冲毁了我们的家园。”

“但最近这20多年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这个时期,现在的年轻一辈甚至于都已经忘记了黄河泛滥时的恐怖场景了。”

“根据我多年来对黄河的观察,我发现黄河的河水正在逐渐的变清。”

“变清?”

刘晋一听,忍不住眉毛微微一扬。

“是的,刘公!”

“在我小时候的时候,一桶黄河水里面有三分之一都是泥沙,泥沙含量非常的大,这也是黄河河床不断太高的主要原因。”

“而到了最近的这十几年,一桶黄河水里面的泥沙越来越少,这黄河河水的颜色都在发生变化。”

“从以前的浑浊黄水逐渐的慢慢的变得更清,我估计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再过上几十年的时候,这黄河的河水可能会彻底的变清。”

这个官员非常认真的向刘晋说道。

“去打一桶河水上来。”

费渊一听,转头对着身边的衙役吩咐道,对方一听也是立即去打河水,尽管现在黄河近乎断流,但毕竟还没有真正的断流,只是像小河、小溪一般了。

“黄河水变清,这说明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森林恢复的很不错。”

刘晋听完之后,也是点点头说道。

黄土高原这里大量的人迁移出去,环境得到了休养生息。

这个时期又是明朝,黄土高原的环境还没有到后世的那种程度,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这黄土高原的环境肯定是大有改观。

“嗯,接下来稍微改下行程,可以去黄土高原这边看看。”

刘晋心里面也是将自己的行程给稍微修改了一番,准备去黄土高原这边看看,看看黄图高原的植被恢复情况。

“水来了,水来了。”

这时衙役提着一桶水急匆匆的走来,人走的很快,但水却是一滴都会洒出来。

“这水放着,等它沉淀一会。”

费渊连忙吩咐,这远远看过去黄黄的黄河水,等它沉淀下来之后,其实也是可以非常清澈的。

众人只是等了十几分钟就完全的沉淀下来,将表面多余的水倒掉。

“刘公、费大人,在我小的时候,这一桶水里面,至少有怎么深的泥沙。”

刚刚说话的那个官员,对着桶仔细的比划起来。

“但是现在这泥沙的含量就少了很多了,仅仅只是这底层有一层泥沙沉淀,这说明黄河的泥沙含量越来越少。”

“这也是黄河河水变清的原因,因为河水里面的泥沙含量变少了,所以看起来就更清了,不再那么浑浊。”

“当黄河水量丰富的时候,这黄河的河水甚至于看过去的时候都是清的,而不是泛黄的。”

“对哦,是有这种情况,我前段时间也还听到了几个上了年纪的钓鱼老者讨论这件事情,说这黄河的河水比以前清了很多。”

这是又有官员站出来说道。

“黄河变清,这可是好事啊,这说明黄河里面的泥沙更少了,这黄河的河床不会升高的那么快了。”

“再加上眼下又清理了河床里面的泥沙,估计百年内都不用担心黄河泛滥的事情了。”

刘晋笑着点点头说道。

“刘公,自古以来都流传一句话讲黄河清、圣人出啊!”

这时,那个官员又对着刘晋极其认真的说道。

“黄河清,圣人出?”

“这是什么意思啊?”

刘晋一听,想了想问道。

“这时古老相传的一个典故了,据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起来的,意思是说当黄河变得清澈的时候,那一定是天下出了一个圣人,因为圣人的出世,所以才会让黄河都变得清澈起来。”

对方连忙向刘晋认真的解释起来。

“哈哈,看来再过上几十年的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